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冬

栏目: 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2019-11-06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冬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四面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2019年11月8日,我们迎来了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在古代,立冬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很多地方将其当做重要的节日来庆祝。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它肉类做成的补品。中医讲究立冬补冬、立冬养藏、滋阴补阳,立冬养生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也不宜过燥。北方在立冬通常吃饺子,南方立冬的时候萝卜炖羊肉、霸王花南北杏煲猪肚、四物鸡等都是不错的食补。

养生要点: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三月,阳气潜藏,纯阴用事,水冰地坼,寒风凛冽,这个时候,必须要根据冬季气候严寒的特点,注意摄养身体,不使阳气外泄,不致被寒邪所伤。

1、睡眠:

冬季养生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对于成年人来说,一天最好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晚上的睡眠时间不足,那么可在中午补睡半小时到一小时。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复精力、养阴培元,有益于在冬季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2、防寒:

气温持续下降,身体虚弱的人容易感染风寒,特别是脖子、肚脐、脚等地方,一旦受寒,可引发颈椎病、腹泻等疾病,所以冬天建议建议少穿低领的衣服或者戴围巾;不露肚脐,特别是女孩子;晚上睡前热水泡泡脚驱寒。

3、情绪: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冬季宜使情绪内藏,安静自若,不要使情绪大起大落,别太苛求,也就可以少受外界干扰,以达到精神内敛。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时间短,也是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因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4、饮食:

立冬时节,养生应注意一个“藏”字,重在“收藏”与“保暖”。同时适当进补,辅以运动和精神调养。在饮食上要“温补”,多吃温性食物,少辛增酸,预防疾病。

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5、运动:

老人、小孩、体力较差的,可以适当做做慢跑、太极、快走等平缓的运动,已达到微排汗的效果。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开早晚,以免诱发疾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

以上就是本期24节气养生的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中医科的养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