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养生——白露

栏目: 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2019-09-06

24节气养生——白露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2019年9月8日星期日(己亥年八月初十),我们迎来了24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这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孟秋时节已经结束,仲秋时节正式开始。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晚风带来一丝丝凉意,更明显地感觉到秋天已经到来。在季节转化过程中,秋风也带走了空气中的水分,带来了“秋燥”,带给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食物及民俗。

我国古代在白露节气常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晞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节气最特别的一种仪式。此外,还有祭禹王、吃龙眼、饮白露茶、白露米酒、吃番薯等习俗。

推荐饮食

《粥谱》说:“红薯粥,益气厚肠胃耐饥。” 《本草纲目拾遗》言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秋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此时多食用温热滋补的粥食,既可御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故在此首推红薯粥。此外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玉米粥等对增强抵抗力、抵御秋凉也多有裨益。

 “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在福州自古有着“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寓意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功效。中医认为,龙眼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还可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少量食用对人体是极有帮助的。

秋季天气干燥,而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秋燥”,但生梨性凉,脾胃较弱者不宜一次生食过多,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

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对风热感冒、用眼过度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秋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

   秋季注意事项:

1、添衣加被 泡脚养肾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到了白露节气,夜间气温下降明显加快。此时应注意保暖,以免着凉。俗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此季冷暖变化多端,尤其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意。此时肾气不足之人常出现肢体怕冷、手脚冰凉、疲劳乏力等症状,对此每晚坚持温水或中药泡脚15-20分钟可有效缓解上述症状,由于肾开窍于耳,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二者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2、饮食清淡 少吃鱼虾

中医理论认为,秋季对应肺,肺喜润而恶燥,秋季不可一味进补,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等,多吃南瓜、红萝卜等橙黄色蔬菜,吃一些芥兰、菠菜等绿叶蔬菜也很有必要。还要避免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应少吃或不吃鱼虾等食物。

3、早睡早起 动静结合

《黄帝内经》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阳气逐渐收敛,而阴气开始盛行,因此起居应顺应变化早睡早起,并且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活动,能够帮助肺气的宣发。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难得的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进入秋季容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应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

    以上就是本期24节气养生的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中医科的养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