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控制

栏目: 医技天地 发布时间:2019-12-06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控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每年在全球流行,流感防控是世界性难题。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同一个人可多次感染不同亚型流感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流感每年可导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发病,全球约有10亿人感染流感,其中重症病例约300-500万,死亡病例约29-65万人。

一、         流感的症状:

流感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通常干咳),头痛、咽痛、肌肉和关节痛,多数人表现为轻症、呈自限性、通常在一周内自愈。

二、         流感防控重点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感染后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较高。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较多,因而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三、         流感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注意呼吸道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开窗通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在流感流行季节,高危人群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一)、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症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推荐以下重点人群优先接种:6月龄-5岁的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

(二)、流感疫苗的接种时机: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建议个人在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对流行季节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也可接种。

疫苗接种后保护作用可维持6-8个月,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且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因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三)、流感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接种完成后接种对象应留下观察30分钟再离开。

2、接种对象回家后注意休息,注意观察接种后的反应。

3、接种对象根据公布的接种点咨询电话,有任何不适随时咨询报告。

四、流感的治疗:

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请及时就医,尽早抗病毒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非流感高危人群,可采取自行隔离,居家观察,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病情持续进展,出现如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前往医院时请佩戴口罩。

不要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使用抗菌药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五、 流感患者注意事项:

流感病毒极易传播,感染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含有病毒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因吸入这些飞沫而感染。流感病毒还可通过沾染病毒的手来传播,因此,出现流感症状后应尽量居家休息、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经常洗手。

当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应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中有儿童、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时,要尤其注意。

流感患者应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如确需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