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新增检验项目

栏目: 医技天地 发布时间:2015-06-05

免疫室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及肺炎支原体培养+药敏

临床意义: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它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是一类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含RNA和DNA,无细胞壁。MP通过飞沫以气溶胶微粒的形式传播,感染后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仅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而非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者状况综合性评估应该包括对患者临床症状和试验结果的严谨分析。极低含量的抗体不能被此试验检测出来是可能的。一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只产少量抗体。用这些患者的样品进行检测可能显示阴性结果。当怀疑感染时,即使样品进行本次试验显示阴性结果,也要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新检测,而且对患者状况的综合性评估应该包括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试验结果的严谨分析。

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是一种肺炎支原体选择性快速培养基。本实验仅适用于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体外辅助诊断及药敏实验。阳性结果提示有肺炎支原体的存在,临床诊断需与临床症状相结合。

生化室

 乳酸检测

临床意义:

乳酸是糖无氧氧化(糖酵解)的代谢产物。乳酸产生于骨胳,肌肉,脑和红细胞。经肝脏代谢后由肾分泌排泄。血乳酸测定可反映组织氧供和代谢状态以及灌注量不足。乳酸水平的增高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

1 .乳酸测定对指导重症监护患者救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理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血流不足引起的组织缺氧。因此,要求通过快速反应,在30分钟内(包括抽血)提交具有诊断价值的检测结果。由此将带来了临床乳酸检测申请的大幅度提高。  

2.开放性心脏手术: 通过血中乳酸测定对开放性心脏手术后进程进行监测的重要意义已经明确。通常手术后的恢复期,血中乳酸水平仅轻度升高,24小时内降至接近正常水平。若手术后的24小时内/后的血中乳酸结果不符合该模式,就需要进行容量支持、心脏兴奋剂、扩展血管和呼吸支持的治疗。 

3.体外膜氧合(ECMO):由于ECMO(体外循环交换膜式氧合作用)的强迫性与高费用,只有在病人的病情严重情况下才进行。血乳酸的测定作为是否需要进行ECMO的依据,也用来评价ECMO为组织供氧的效果。 

4.休克状况的评估:血乳酸升高常见于循环性休克的患者,循环性休克(严重低血压)可由血容量的减少(失血或脱水),心输出量减少或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性血流紊乱等引起。虽然各种疾病的发生休克机理不一样,但休克情况下导致乳酸升高的原因似乎与组织缺氧或氧的利用缺陷有关。乳酸测定也同样用于疗效监测,如早期检测,乳酸结果可作为休克是否存在及严重性的重要指针,此时针对休克状况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最为有效的。 

5.冠状动脉分流术:作为心肺分流术(CPB)的常规方法,需要诱导心动阻止,常引起乳酸的升高。如在CPB手术中血乳酸检测峰值达到或超过4.0mmol/L,手术后患者的死亡危险性更高。手术后,随着心脏血的再灌注,乳酸通常会降低。如再灌注后乳酸持续产生,即血乳酸浓度升高或不下降,表明心脏氧(有氧代谢)利用恢复到正常的延迟。这与心肌功能降低相关,可能需要心脏兴奋剂或主动脉内球囊起博器的支持。  

6.主动脉内球囊起博器植入术:主动脉内球囊起博器植入术(IABP)有时作为在心外科手术遇到困难时的一种治疗手段。即便如此,其死亡率也是相当高的。如果有一个早期指标可提示IABP不成功,就可考虑采用其它的机械性的心血管治疗方案。最新研究表明血乳酸升高可作为IABP反应性差的早期指标。 

7.急诊科(ED)胸痛患者的分类救治:血乳酸升高可作为因患胸痛来ED就诊病人的重要鉴别诊断指标,鉴别诊断有关的重症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塞(AMI),多种充血性心衰或严重的心律失常。乳酸水平与死亡率升高明显相关,并提示需要采取紧急医疗救治。乳酸正常的就诊患者基本上可排除AMI的发生。 

8.创伤病人急诊室的评估:大型创伤医疗中心正确评判ED收治的创伤病人的严重度时,将静脉血乳酸测定值>2.0mmol/L作为ED分类收治的评价工具,较“标准分类程序”(Standard triagecriteria)要好。       

9.急腹症的诊断:对于有急腹症状的病人,血乳酸浓度的升高可作为诸如肠系膜缺血、细菌性腹膜炎、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急腹症的一个非常好的诊断指标。

血库:

新增抗人球蛋白检测,其主要用于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检、输血反应的研究、新生儿溶血病诊断过程中胎(婴)儿致敏红细胞检测、新生儿溶血病胎(婴)儿或母体不完全抗体的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的诊断、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的诊断,改进了以往血库合血的方法,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